国务院常务会议的最新部署,为医药领域带来重大利好!此次聚焦药品和耗材集采优化,每一项举措都与我们的看病负担、用药安全紧密相关,一起来划重点!
集采成果斐然,惠民成效显著
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改革成绩亮眼!截至去年底,已累计为医保和患者节省2600 亿元 。无论是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常用药,还是心脏支架、人工关节等高价耗材,价格均大幅 “跳水”。以甘肃为例,自 2019 年起,开展779 种药品、32 类医用耗材集采,平均降价超50%,累计节约医药费用超200 亿元,让无数患者告别 “看病贵”!
优化举措解读,未来规划明晰
1. 提速扩面,覆盖更多品类
集采将全面提速扩面,实现常态化、制度化!预计到今年底,每个省的国家和省级集采药品将合计达到350 种以上 。备受关注的骨科耗材、药物球囊、种植牙等,也将在国家和省级层面陆续开展集采。就像此前口腔种植体集采,平均中选价格降至900 余元,降幅达55%,种牙自由正在照进现实!
2. 强化监管,保障供应与质量
会议明确要求,必须确保中选产品稳定供应,质量不降标!从生产、流通到医疗机构使用,全流程严格监管。同时,医疗机构需优先使用中选产品,让好药、好耗材真正落到患者手中。
3. 落实结余留用,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落实医保资金结余留用政策,推进薪酬制度改革!通过合理提高医务人员收入,充分调动其积极性,让医疗服务质量再上新台阶。
与整治 “回流药” 协同,共筑医疗健康防线
此次集采优化与打击 “回流药” 行动形成强力联动!一方面,集采降低药品价格,从源头削弱 “回流药” 倒卖动力;另一方面,集采对质量和流通环节的严格管控,与药品追溯码应用等监管手段相辅相成。自 2024 年推进药品追溯码采集应用以来,已归集398.85 亿条信息 。7 月 1 日起,定点医药机构销售环节必须扫码结算,彻底堵住 “回流药” 进入医保的漏洞!
国务院这一系列集采优化举措,将进一步提升医疗保障水平。与整治 “回流药” 协同发力,必将让更多患者用得起药、用得好药,为全民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