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宏伟蓝图中,一项项具有创新性和突破性的政策不断落地实施,为海南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其中,药品、医疗器械 “零关税” 政策备受瞩目,对医疗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这项意义非凡的政策。
政策出台背景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是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旨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高水平自由贸易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海南自贸港积极探索一系列特殊政策,以吸引全球优质资源汇聚。在医疗领域,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国际先进医疗技术和产品的快速发展,降低进口药品和医疗器械的成本,让更多人能够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成为政策制定的重要方向。
政策主要内容
2024 年 9 月,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国家药监局联合发布通知,明确全岛封关运作前,在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内注册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并经认定的医疗机构、医学教育高等院校、医药类科研院所,进口相关药品、医疗器械,可享受免征进口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的优惠。这些免税药品、医疗器械包括已在我国批准注册的进口药品、医疗器械,以及按国务院有关规定,尚未获得我国批准注册,但经海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允许在先行区内进口使用的药品(不含疫苗)、医疗器械。
政策带来的积极影响
1.降低医疗成本,惠及患者
对于医疗机构而言,“零关税” 政策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大幅降低了采购进口药品和医疗器械的成本。以特许进口医疗器械、产品货值 150 万元的辅助人工耳蜗植入机械臂及机械手为例,单件可减免税款约 19.5 万元。以特许进口药品、产品货值约 5 万元的一款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为例,单瓶药可减免税款近 6000 元。成本的降低,使得医疗机构能够以更实惠的价格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让更多患者有机会使用到国际先进的药械产品,切实减轻了患者的就医负担。
2.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政策实施后,越来越多的国际优质药械能够快速进入海南自贸港,特别是乐城先行区。这使得当地医疗机构能够及时引进最新的治疗手段和设备,提升医疗技术水平。比如一些治疗罕见病、疑难杂症的创新药物和高端医疗器械的引入,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也吸引了更多患者前来就医,推动乐城先行区朝着国际医疗旅游服务产业高地迈进。
3.推动医疗产业发展
从产业角度看,“零关税” 政策吸引了更多医学教育高等院校、医药类科研院所入驻乐城先行区。这些机构能够更便捷地获取国外先进的研究用药品和器械,促进科研创新。同时,也带动了相关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如医疗设备维修、药品配送等,形成了良好的产业生态,为海南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政策实施成果显著
自 2024 年 12 月 25 日海南自贸港药品、医疗器械 “零关税” 政策实施以来,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海口海关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已进口货值 1.14 亿元,累计减免税款约 1500 万元。已有 14 家医院通过享惠主体资质审核,主要申报进口品种包括人工耳蜗植入体及其配件等药械产品。首单落地后,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积极申请享受政策红利,享惠货值快速增长,充分显示了政策的强大吸引力和市场的积极响应。
未来展望
随着海南自贸港建设的不断推进,药品、医疗器械 “零关税” 政策有望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院校和科研院所纳入政策范围,享受政策优惠。同时,在监管方面,相关部门也将不断加强协同合作,利用信息化手段,确保政策的精准实施,在让更多患者受益的同时,保障医疗安全和市场秩序。相信在这项政策的持续推动下,海南自贸港的医疗领域将迎来更加辉煌的发展,为我国医疗事业的进步贡献独特力量。
海南自贸港药品、医疗器械 “零关税” 政策是一项具有前瞻性和普惠性的政策,它正在改变着医疗领域的格局,为人们的健康福祉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让我们共同期待它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创造更多的价值。